珠山镇

沙凤新村社区> > 珠山镇

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珠山镇  永州市珠山镇 辖:珠山镇中叉路口共3个居委会;汪家、马家、白玉塘、雨脚塘、坦夫、小图塘、马迹岭、夏阳、友谊、乐塘、康家、田中心、上玉、汗塘、罗川屋、竹山脚、聊美、枣木铺、水埠头、东西坊、于家、灶背、英塘、长吉头、翻身洞、塘村、米筛井、干山、毛冲、蒿草塘、大冲、刘家、徐家、程家、东湘桥、龙家、枧头、神岭、高夫殿、渣塘、克路、圳头、大力湾、林家、伐家、田心、北门口、敏塘、上田、珠山村、周塘、坝上、山支尾、寨子脚、大科甸、诸仙寺、龙禾田共57个村委会。永州珠山基本概况 地 名:永州市珠山镇[Zhūshān Zhèn]

 

  邮 编:425018

 

  总面积199.8平方千米;其中镇区面积5.37平方千米。

 

  总人口13100户、6.3万人;其中镇区人口2.6万人。

 

  镇政府驻地:永州市珠山镇镇人民政府驻 珠山居委会

 

  经济地位:永州市辖区(零陵区和冷水滩区)最大的镇,号称“湘南第一镇”是湖南省最大的锰矿区。

  

零陵区珠山镇

[1]

永州珠山地理位置

  珠山镇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西南部,距永州市零陵区人民政府驻地徐家井街道39千米,西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黄沙河镇交界,北与东安县接壤,东与黄田铺镇梳子铺乡毗邻,南与水口山镇、石岩头镇相连。珠山原名苦珠山,石期河从镇区依傍而过,这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,区位优势十分突出。扼湘桂咽喉,守湘南门户,是湖南永州东安和广西全州两省(区)三县(市)交汇的金三角,是周边11个乡镇物资、信息集散中心,素有“湘南第一镇”之称。322国道、衡昆高速公路(并设有珠山互通)东西并列横贯全境,与广西黄沙河火车站相距仅4.5公里,为珠山搭起了经济腾飞的陆上交通金桥墩,是沿国道、沿铁路、沿边境的“三沿”边贸重镇。322国道横穿过镇区,衡昆高速公路是中南省区与西南地区连接的一条重要通道,也靠着珠山镇而过,是湖南直达广西 云南的主要通道之一。

永州珠山历史沿革

  珠山镇原名为苦珠山,因镇政府驻地种有很多苦株树、自然条件差而得名。解放初境内设十区分7个乡。1956年撤区并乡时为石头山乡、大众乡、大庙头乡、汪家乡、东湘桥乡。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设超美人民公社。1960年,恢复区建制时为珠山区辖9个乡镇,1995年撤区并乡将于家、火湘桥、东湘桥、珠山4个乡合并为珠山镇。

 

编辑本段永州珠山行政区划

永州市珠山镇

  辖:珠山、镇中、叉路口共3个居委会;汪家、马家、白玉塘、雨脚塘、坦夫、小图塘、马迹岭、夏阳、友谊、乐塘、康家、田中心、上玉、汗塘、罗川屋、竹山脚、聊美、枣木铺、水埠头、东西坊、于家、灶背、英塘、长吉头、翻身洞、塘村、米筛井、干山、毛冲、蒿草塘、大冲、刘家、徐家、程家、东湘桥、龙家、枧头、神岭、高夫殿、渣塘、克路、圳头、大力湾、林家、伐家、田心、北门口、敏塘、上田、珠山村、周塘、坝上、山支尾、寨子脚、大科甸、诸仙寺、龙禾田共57个村委会。

珠山

  居委会(Zhūshān Jūwěihuì] 以驻地珠山圩取名。居委会驻湘桂北路矿产品公司。总面积0.85平方千米,770户、2330人。东湘桥锰矿、锰粉厂、电信局、邮电局等单位驻在。

镇中

  居委会(Zhènzhōng Jūwěihuì] 因位于珠山镇中心而得名。居委会驻文明西路48号,辖8个居民组。总面积0.8平方千米,750户、3047人。

岔路口

  居委会(Chàlùkǒu Jūwěihuì] 因该居委会境内有一叉路口而取名。居委会驻湘桂南路水管所,辖4个居民组 。总面积11.2平方千米, 291户、964人。

汪家村

  (Wāngjiā Cūn) 因汪姓始居,故名。村委会驻汪家,辖小青塘、汪家等6个村民组。总面积1.34平方千米,总人口133户、603人。

马家村

  (Mǎjiā Cūn) 因马姓始居,故名。村委会驻马家上村,辖魏家、朱家、马家下村等9个村民组。总面积1.24平方千米,总人口255户、896人。

白玉塘村

  (Báiyùtáng Cūn) 村内一塘中多石灰石,故名。村委会驻白玉塘,辖白玉塘、江茎头等4个村民组。总面积0.93平方千米,总人口131户、535人。

雨脚塘村

  (Yǔjiǎotáng Cūn) 原为野溪塘,后因塘离民居近,改名为雨脚塘。村委会驻雨脚塘,辖7个村民组。总面积2.22平方千米,总人口198户、804人。

坦复村

  (Tǎnfù Cūn) 村居平坦的山间谷地,得名坦腹,后谐音简化为现名。村委会驻坦复上村,辖坦复下村、坦复上村等12个村民组。总面积3.38平方千米,总人口380户、1579人。

小图塘村

  (Xiǎotútáng Cūn) 村内小塘,形如图画故名。村委会驻小图塘,辖小图塘村等4个村民组。总面积0.6平方千米,总人口83户、394人。

马迹岭村

  (Mǎjìlǐng Cūn) 相传昔日竹山马在此吃竹叶留有足迹,故称马迹岭。村委会驻马迹岭,辖三塘仔、马迹岭、湾子铺、叶家、火湘桥街上等9个村民组。总面积2.77平方千米,总人口266户、1083人。

康家村

  (Kāngjiā Cūn) 因康姓始居此地得名。村委会驻朱家,辖杨家、康家、冯家、朱家、卿家、磨头等11个村民组。总面积2.81平方千米,总人口270户、1262人。

乐塘村

  (Lètáng Cūn) 村内塘边昔时多栎树,得名栎塘,后谐音简化为现名。村委会驻苍家冲,辖对家、乐塘街上、乐塘、王家、眷塘坪、苍家冲等11个村民组。总面积2.92平方千米,总人口305户、1428人。

英塘村

  (Yīngtáng Cūn) 村内山岭下之塘,水清如镜,得名映塘,后谐音雅化为现名。村委会驻英塘,辖大桥头、英塘、新屋、韩家等6个村民组。总面积3.3平方千米,总人口177户、712人。

干山村

  (Gānshān Cūn) 因境内之山多石少土,易干旱,故名。村委会驻干山,辖干山、石山脚、小水埠头、杨柳塘等8个村民组。总面积5.03平方千米,总人口198户、750人。

米筛井村

  (Mǐsāijǐng Cūn) 因该村有水井形似米筛而得名。村委会驻丁家,辖杉木山、黄家、向家、对门村、丁家、秀木山等6个村民组。总面积3.36平方千米,总人口153户、600人。

 

  于家村(Yújiā Cūn) 相传很早以前,于姓人家在此定居,故名。村委会驻于家,辖于家、狮子街、界牌脚、大墩、岭仔背、高塘、西塘、栗山铺等11个村民组。总面积5.63平方千米,总人口282户、 1011人。

 

  聊美村(Liáoměi Cūn) 村名来历不详。村委会驻聊美,辖聊美、白沙塘等5个村民组。总面积2.38平方千米,总人口106户、528人。

 

  东西坊村(Dōngxīfáng Cūn) 村内昔时村东头和西头都有作坊,故名。村委会驻东西坊,辖东西坊、冲里屋、秀才村等6个村民组。总面积2.34平方千米,总人口320户、1265人。

 

  水埠头村(Shuǐbùtóu Cūn) 村临江傍,昔日为商埠码头,故名。村委会驻水埠头,辖色柏冲、吕家、彭家、水埠头等11个村民组。总面积5.10平方千米,总人口320户、1264人。

 

  枣木铺村(Zǎomùpù Cūn) 因该村原枣树多,又系古驿道,设有商铺而得名。村委会驻枣木铺,辖枣木铺、伐家岭、九龙庄、南口村等6个村民组。总面积3.83平方千米,总人口197户、793人。该村为衡枣高速公路的终点。

 

  竹山脚村(Zhúshānjiǎo Cūn) 因该村竹子多,村居山脚而得名。村委会驻竹山脚,辖竹山脚、丁家、雪梨、石斧塘、石龟头等10个村民组。总面积4.82平方千米,总人口299户、1276人。

 

  罗川屋村(Luóchuānwū Cūn) 罗姓始居,房屋成圈,得名罗圈屋,后谐音简写为现名。村委会驻罗川屋,辖陈家冲、罗川屋、曹家、杉木山、岩门前、赵家等10个村民组。总面积4.28平方千米,总人口295户、1234人。

友谊村

  (Yǒuyì Cūn) 原为郭家和尹家合并,故名友谊。村委会驻友谊组,辖火湘桥街上、郭家、尹家、田庄里等9个村民组。总面积2.03平方千米,总人口253户、1181人。

 

  上玉村(Shàngyù Cūn) 该村天仙岭有一石,洁白如玉故名。村委会驻上玉,辖上玉、张家、郑家、左家、老禾田等11个村民组。总面积3.4平方千米,总人口365户、1513人。

 

  田中心村(Tiánzhōngxīn Cūn) 因村居位于田中间而得名。村委会驻田中心,辖山背、玉家岭、田中心、禾家塘、家塘等8个村民组。总面积2.18平方千米,总人口207户、930人。

 

  汗塘村(Hàntáng Cūn) 昔日村内之塘,常干涸,得名旱塘,后谐音演化为现名。村委会驻翰塘,辖月塘、翰塘、新塘里等10个村民组。总面积3.66平方千米,总人口266户、1125人。

 

  塘村(Táng Cūn) 村居大塘边,故名。村委会驻塘村,辖魏家、塘村、刘家等6个村民组。总面积1.95平方千米,总人口 213户、710人。

 

  夏阳村(Xiàyáng Cūn) 夏姓居此地向阳之地,故名。村委会驻夏阳下村,辖夏阳上村、夏阳下村、何家等11个村民组。总面积2.56平方千米,总人口215户、1093人。

 

  坝上村(Bàshàng Cūn) 村内溪中有坝,村居坝上方,故名。村委会驻坝上,辖坝上、李家旺、毛家冲、魏家塘、土塘仔等9个村民组。总面积2.77平方千米,总人口252户、1011人。

 

  珠山村(Zhūshān Cūn) 此地昔多苦株树,名苦株山,解放后改今名。村委会驻王家,辖珠山新街、珠山老街、大口园、王家等7个村民组。总面积2.06平方千米,总人口222户、961人。

 

  长吉头村(Chángjítóu Cūn) 村居山冲头部,祈求长久吉利,故名。村委会驻长吉头,辖长吉头、烟竹坪、插姑塘、北冲仔等8个村民组。总面积4.13平方千米,总人口206户、880人。

 

  翻身洞村(Fānshēngdòng Cūn) 以解放后,居此田洞的村民翻身做主人之意取名。村委会驻牛凹丘,辖伐塘、牛凹丘、左家、魏家、众口、町背、社屋等10个村民组。总面积4.32平方千米,总人口331户、1280人。

 

  伐家村(Fájiā Cūn) 因姓得名。村委会驻伐家,辖鸭姑冲、东塘底、刘家仔、良枧坝、伐家、岭坳、侯塘、斗江岭、长塘冲等17个村民组。总面积6.07平方千米,总人口379户、1562人。

 

  田心村(Tiánxīn Cūn) 因村居田洞中央得名。村委会驻田心,辖铁铺、西塘角、瓦塘、艮十万、小猴塘、转屋、下塘坪、田心、伐塘等15个村民组。总面积5.47平方千米,总人口366户、1580人。

 

  周塘村(Zhōutáng Cūn) 周姓始居境内塘边,故名。村委会驻老村子,辖桥头边、老村子、竹窝里、毛坪、彭家等7个村民组。总面积2.35平方千米,总人口295户、1096人。

 

  敏塘村(Mǐntáng Cūn) 原为顶塘,后改为敏塘。村委会驻敏塘,辖荣家、欧家、敏塘、左家等6个村民组。总面积3.07平方千米,总人口220户、900人。

 

  三支尾村(Sānzhīwěi Cūn) 原为三交平,后改为三支尾。村委会驻烟子冲,辖石榴山、五里山、燕子冲、马山江、三支尾等10个村民组。总面积4.02平方千米,总人口292户、1218人。

 

  诸仙寺村(Zhūxiānsì Cūn) 因该村有一寺庙名为诸仙寺而得名。村委会驻谢家,辖油家渡、谢家、廖家冲、上田塘、陈家、滑石滩等11个村民组。总面积3.81平方千米,总人口335户、1350人。

 

  龙禾田村(Lónghétián Cūn) 村内有一龙状垅田,禾大壮实,故名。村委会驻龙禾田,辖棉花冲、龙禾田等5个村民组。总面积1.57平方千米,总人口100户、405人。

 

  寨子脚村(Zhàizǐjiǎo Cūn) 村居山寨脚下,故名。村委会驻刘家旺,辖底皮、刘家旺、八仙桥、周村、湾里刘家等10个村民组。总面积4.09平方千米,总人口326户、1353人。

 

  大科甸村(Dàkēdiàn Cūn) 原名大虎塘家,后谐音演化为大科甸。村委会驻大虎塘,辖曾家台上、伍家塘、大虎塘等4个村民组。总面积1.45平方千米,总人口119户、486人。

 

  灶背村(Zàobèi Cūn) 村居灶神庙背后而得名。村委会驻灶背,辖左脚、灶背、大墩等7个村民组。总面积2.93平方千米,总人口185户、727人。

 

  东湘桥村(Dōngxiāngqiáo Cūn) 此地石期河上建有一座桥,因桥水东流注入湘江,故名东湘桥。村因此桥而得名。村委会驻东湘桥,辖大坝车、大麻塘、小麻塘、东湘桥等8个村民组。总面积2.72平方千米,总人口256户、1110人。

 

  上田村(Shàngtián Cūn) 村居田洞上方,故名。村委会驻上田,辖左家、白源塘、小白源塘、上田、社湾、杨家田、火马冲等9个村民组。总面积2.91平方千米,总人口227户、970人。

 

  北门口村(Běiménkǒu Cūn) 村处珠山集镇的北部,为古驿道的必经之地,故名。村委会驻北门口,辖谢家仔、北门口、徐家仔、田庄屋、鱼窝伍家等6个村民组。总面积2.04平方千米,总人口1814户、755人。

 

  刘家村(Liújiā Cūn) 因刘姓居多而得名。村委会驻唐家,辖唐家、刘家、伍家、欧家、左家、杨河伍家等6个村民组。总面积3.55平方千米,总人口191户、800人。

 

  徐家村(Xújiā Cūn) 因该村徐姓居多而得名。村委会驻徐家,辖欧家、徐家、下杨家、上杨家、谢家、下塘家等7个村民组。总面积3.28平方千米,总人口225户、910人。

 

  程家村(Chéngjiā Cūn) 因村民多程姓,故名。村委会驻老村子程家,辖老村子程家、对门村程家、阴脚岭、岩门前、湾里屋等7个村民组。总面积3.14平方千米,总人口181户、716人。

 

  龙家村(Lóngjiā Cūn) 因龙姓居多而得名。村委会驻龙家,辖磨车铺、张家、白毛井、童家、杨家、龙家、朱家塘、赶塘尾等10个村民组。总面积4.41平方千米,总人口230户、975人。

 

  高夫殿村(Gāofūdiàn Cūn) 以境内昔日庙宇名为村名。村委会驻白毛井,辖白毛井、张家岭、白果兜等7个村民组。总面积3.15平方千米,总人口152户、714人。

 

  枧头村(Jiǎntóu Cūn) 自然条件差,靠枧槽提水,故得名。村委会驻大瓦仔,辖枧头、细湾福、大湾福、赶塘脚等5个村民组。总面积2.38平方千米,总人口150户、596人。

 

  大冲村(Dàchōng Cūn) 村居较大的山冲里,故名。村委会驻苦竹,辖张家、石灰冲、园门口、新屋、田中间、雷保町、大车头、苦竹等12个村民组。总面积4.95平方千米,总人口272户、1078人。

 

  神岭村(Shénlǐng Cūn) 因该村位于神岭山而得名。村委会驻游丝塘,辖神岭脚、马仔渡、大皮神、游丝塘、江东田等6个村民组。总面积4.28平方千米,总人口210户、916人。

 

  蒿草塘村(Hāocǎotáng Cūn) 昔日一大塘边多蒿草,故名。村委会驻蒿草塘,辖叶家、蒿草塘、青山、大府田、大车边、新村等13个村民组。总面积4.10平方千米,总人口280户、1092人。

 

  渣塘村(Zhātáng Cūn) 始建村时,塘边有楂梨树,得名楂塘,后谐音演化为现名。村委会驻楼子脚,辖长塘府、楼子脚、豆府、大山口、石凹、定家、金牛背等9个村民组。总面积4.13平方千米,总人口248户、1070人。

 

  客路村(Kèlù Cūn) 村处乡间大路旁,过路客人较多,得名客路。村委会驻客路,辖百姓家、客路、岭凹、丁家等8个村民组。总面积1.13平方千米,总人口223户、913人。

 

  圳头村(Zhèntóu Cūn) 因村门口有一大水沟,故名。村委会驻圳头,辖吼狮井、谢家、盛家、圳头等12个村民组。总面积4.56平方千米,总人口250户、1000人。

 

  林家村(Línjiā Cūn) 林姓始居此地,因而得名。村委会驻林家,辖前塘、坠子脚、黄家冲、独立口、林家、盛家、小林家、盛家、贾家等14个村民组。总面积5.59平方千米,总人口362户、1506人。

 

  大力湾村(Dàlìwān Cūn) 村处山湾,开村时有许多大栗树,得名大栗湾,后演化为“大力湾”。村委会驻大力湾,辖龙口、鸟塘、大力湾、岭彭家、梭上、枧沟田、竹岭脚、刘家等11个村民组。总面积4.38平方千米,总人口211户、1005人。

 

  毛冲村(Máochōng Cūn) 境内山冲内多白茅草,得名茅冲,后谐音简化为现名。村委会驻毛冲,辖何家坪、毛冲、姑家塘等6个村民组。总面积2.18平方千米,总人口159户、601人。

 

编辑本段2。湖北省宣恩县珠山镇

本镇概况

  ①镇名:珠山镇。②美称:小山峡。③区位:宣恩县城。④交通:209国道。⑤人口:4万多。⑥特产:宣恩火腿、茶叶、白柚。⑦邮政编码:445500。 ⑧电话区号:0718。

 

  珠山镇政府驻珠山镇,面积161.5平方千米。辖3个居委会、19个村委会:工农街、上湖塘、双龙湖、连花坝、猫儿堡、宝塔、七里桥、岩堡、干沟塘、卸甲坝、大坝沟、芭蕉坨、封口坝

  

 

、铁厂坡、咸池沟、土鱼河、东门关、茅坝塘、界直岭、狮子关、五里牌、天井堡。

重要景点

  ①凌云塔

 

  凌云塔,又名连珠塔、宝塔。建在明珠山山顶,位于宣恩县城南三公里。

 

  塔为七层六角形亭阁式构形,高16.4米,青石垒砌,始建于清同治四年,竣工同治九年。八十年代重建。塔体第一层高2.8米,有一石门,朝北开,门楣雕有二龙戏珠,门槛刻有花草鸟兽,内空9平方米,三方开有长方形塔窗。上面拱有多边石楼。石级宽0.3米,由塔内盘旋至顶。第二层塔楼高2.5米,檐下刻有“凌云塔”横匾。每层均有仿木构亭阁式檐翼,檐脊雕一坐虎,目光炯炯,意欲腾跃。再往上去,每层内空不小于两平方米,均有楼、窗、檐翼。塔的每个角座是一青龙拱塔,龙头在下,尾部向上露于塔外,浮雕细腻。塔顶为瓦片式阁形建筑,上面有连珠叠尖。全塔未用一砖一木,纯系青石垒砌,结构严谨,古朴雅致,别具风格,是宣恩人民智慧的结晶,也是宣恩县城的标志。

 

  ②双龙湖

 

  位于宣恩县城西两公里的贡水河上,由双龙湖、峡谷、溶洞等景观组成。乘着游船往平湖上游,尽是深山峡谷,怪石缤纷,青山环抱,湖水碧绿、游船、快艇游弋其间,游人可尽情饱览龙潭堡、钓鱼台、情人湾的湖光山色。鹰潭,是进入峡谷的起点,一桥飞驾,连接南北山崖,塑雕的犀牛和雄鹰,镇守南北。进入峡谷,可以游览七峡三洞二十四景,风景秀丽奇特,堪称“小三峡”。峡谷长20公里,有7峡3洞,24个景点,最窄处抬头只见一线蓝天,宛如天光一线。峡谷中有仙女岩、火烧壁、腾龙山、莲花池、油菜峡,引人入胜。溶洞有仙神洞、天门洞、三艳洞三洞,洞间溶石多为钟乳石,形态万千。自1992年龙洞水库建成以来,寓自然山水风光和现代建筑工程于一体的龙洞风景区,已成为恩施自治州的旅游景点。以前,洞中之水一清一浊汇流入贡水,泾渭分明,犹如两条黄白巨龙在河中奔腾,龙洞由此得名。如今这里的景象更加迷人,“避暑山庄”建在此地,游船游人络绎不绝。